首先要挑选球体饱满的水仙花头。花头最好不要有芽露出,因为露出的芽雕刻后无法卷曲。去掉包在根部的泥土,剥去外层干鳞片,可保留一到二个侧生小球的干鳞片,作为整个造型的主枝。
雕刻时,可从芽向内卷曲的一面根部向上一厘米左右横切,剥去几层鳞片后,改直刀顺着枝花中间挖刻。在挖刻花枝间的鳞片时,越接近花芽时,越要小心。可先用指甲拨开鳞片,看清鳞片与花芽的间隙,再把鳞片剔出。然后挖刻去叶子边上的鳞瓣,削去叶片正面边缘约三分之一,从外到内一叶一叶削。最后用尖刀竖着顺下扎到花梗,深约为花梗直径一半,不要损伤到花蕾。因为花梗一面被刀扎后,会向伤口处弯曲。(如图①)




雕刻好的水仙花要倒放在水中浸泡三到四天,每天换水两次。浸水后,花头会从切口处分泌出黏液,换水时清洗掉。发现叶片间未削去叶缘的这时要补削。如不补削,叶片就不会卷曲。
浸水后,叶片开始张开,根须长出来。刚长出来的根暴露在空气中,时间长了就会造成根须萎缩,应及时用医用棉花覆盖在根部,以防损伤。(如图②)
在水中浸泡3天后,叶子开始卷曲。要及时补削没有削去边缘的叶片。花梗长出后,可用尖刀沿着原来扎的刀口稍顺着花梗向下摁扎,扎到花梗直径的一半,才能使花梗弯曲。然后,继续倒放在水中,根部覆盖医用棉花。
浸水96小时后,叶子更加卷曲。此时就应移入盆中,根据整个形状确定摆放姿势,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同时可放入几粒花肥,增加养分。
摆放姿势时,原则上要把没有雕刻的一面向阳,以利用植物的趋光性,使花和叶能紧贴在球茎。
此时,水不能放太多,不能淹到花蕾,只能靠棉花吸水来保持所需水分。否则会因水温低于气温,导致浸到水的花较迟开。(如图③)
随着根须的生长,会把覆盖的棉花顶起,形成空隙,这将造成根须水分不足而萎缩。要及时把棉花按下,适当添棉花,以保持湿润。
经过几天的阳光照射,叶子转绿了,也变得柔软。可对刚长出、向外伸展的叶子加以整理,让卷曲的叶子尽量向里卷,形成卷发状。
如果气温较高,就要控制日照时间,早上10点后把水仙花移到背阴的地方,下午3点后再移回阳光能照到的地方。如果气温降低,就无须减少日照时间。
10多天后,花蕾开始饱满,花梗也长出来。
在养护过程中,会发现有些花蕾集中在一侧,另一侧到花开时就会显得空虚。可将花蕾向较空的一侧引导,用牙签顶住花蕾,再把牙签尖扎在球茎上。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再重复,直到花蕾到达预定的位置。(如图④)
到此,水仙花已成形,只要控制好日照时间,就能把握住花期。
⊙郑德鸿 文/图
引子:水仙花是漳州市市花,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她冰清玉洁,叶片青翠,叶姿秀美,花香浓郁,亭亭玉立水中,有“凌波仙子”的美誉。虽然水仙花只要放在盆中,加上水就能长出叶子并开出花,可要想养出别具特色的姿态,需要精心雕刻和细心养护。新春佳节临近,“大众热线”栏目特邀漳州市水仙花艺术雕刻爱好者郑德鸿为读者传授水仙花雕刻与养护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