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花的雕刻和水养
一、水仙花“蟹爪”型雕刻
1、剥鳞片:剥削去水仙花球茎上的护根泥和枯根,剥去褐色的外表皮,从芽体弯向的鳞面动刀,沿根盘0.5—1厘米刻一条弧形线,沿线朝球端剥削鳞片和芽苞的一半,使淡黄绿色芽体外露。
2、刻叶苞片:在叶芽之向削去鳞片,再将叶苞片削去,以使叶片和花苞显露。
3、削叶绿:为使水仙花的株势低矮,形状奇特,用手在水仙花背部向前稍施加压力,使芽和叶松开,叶片向前,便于从上到下削叶缘,以防把花苞碰伤。用刀削去叶1/5—1/2叶片至叶基部。叶片经刻伤,刻伤一面愈合结疤生长慢,而另一侧叶生长快,由于生长不均匀向刻伤一边卷曲如“蟹爪”。
4、削花梗:花亭有花蕾和花梗,用刀从上向下削去1/5—1/2花梗表皮到球根基或在花梗上纵刺0.05—0.1厘米。如花梗尚未显露,要生长数天,待花梗抽出再削或纵刺。削花梗与削叶缘同样道理,受伤部分生长缓慢,而未削伤一侧都生长正常,从而使花头的生长失去平衡而产生朝雕刻的方向卷曲,创伤度大,其弯曲也大。
二、水仙花的水养
1、浸洗:将雕刻后的水仙花切口向下,浸没于清水中1—2天,早晚二次冲洗粘液。
2、盖棉:用脱脂棉盖住切口及根部保温,利于接触不到水的根盘发根。
3、定植:植于与水仙花球相称的线盆,平放。
4、换水、光照:放水要适量,每天换水,放置室内阴处培育4、5天,待叶芽返绿再进行光照,每天至少要有一小时阳光照射,否则容易产生哑花。半月后可两天换一次水,勤换水有利于根须生长,且雪白晶莹,不经常换水,水质变坏,影响生长开花。
5、控温:从雕刻到开花,上海地区一般在40天左右,具体要根据整个冬天的气候,晴、雨、雪天多少,家庭居室的朝向、光照长短、室温等。要求水仙花在春节开花,就要适时雕刻水养,并通过控温、光照来控制花期。
水仙花叶线和花葶的株势,除了通过雕刻,还要在培育过程中,根据植物生长的向阳性的特性,通过光照控制和调整叶和花葶的长势。
雕刻水仙花叶各异
假如想把水仙雕刻成各种外形的花叶,首先要挑选遍圆坚实、表皮纵脉条纹距离宽的鳞茎,剥去老皮后用锋利的小刀,从芽腋处处层层剥开,露出鳞茎球内芽条后,将芽条包皮、叶片仔细雕刻。弯尖叶从叶片尖部下2厘米处顺边削约2毫米,长度为叶片的五分之二,并在削口处刮一点薄皮。凤尾叶从叶头到叶的三分之二处,顺边削去2毫米宽,并在被削的叶片中部刮一点薄薄的皮下来就行。鸡尾叶从叶尖到叶的三分之一处,顺边削去3毫米左右。 螃蟹叶由叶尖至叶根削去一半。盘龙叶由叶梢(可留叶尖不削)到叶根顺边削叶片的五分之三;削得越多,弯曲程度越大。深浅不一的削法,可以得到千盘万曲的一簇叶片。勾曲的花柱削叶后的花球露出了花茎,在花茎部位削去六分之一的确皮,从花苞到球根就可长成一序弯曲的的花。削左边,花柱左弯;刮削右边,花柱右弯;刀削正面,花向前弯。绣球状花由花茎到球根处,削去花茎的五分之一,则开花时只有6----7厘米高。注重雕刻、削刮后的水仙花球茎一定要保持干净,否则易腐烂。将雕好的花球浸在清水里漂洗,两三天便能漂洗尽鳞茎分泌的大量粘液。一般在阳光充足,温度为8至15℃时,从浸水到开花约50天;阳光充足,温度在15一20℃时只要30天。
盆栽水仙先要雕刻
雕刻水仙是我国传统的艺术手法,一般都喜欢雕刻成蟹爪型。经过雕刻的水仙,花和叶扭曲生长,姿态如蟹,别具风格,故名“蟹爪水仙”。
雕刻分为四步工序----剥鳞片;剔叶芽间鳞片;削叶缘和削花梗。要认真、仔细的做好各道工序,才能养出好看的蟹爪水仙。
一,刮净根盘上的枯根,去掉外皮,在根部三分之一的地方用刀作半圆型的横切,逐层剥去鳞片,剥到露出叶芽为止。
二,用刀仔细的剔除各芽之间的鳞片,只保留背部的三分之一。
三,把闭合的叶片和花苞分开,从上至下把叶缘削去三分之一。
四,在花苞下部把花梗纵向的刻伤一点。或者代花梗伸出时再用刀削去五分之一也可。
七种花、叶造型的雕刻方法
①弯尖叶。动刀后从叶片尖部下2厘米处顺边削去2毫米宽,长度占叶长的五分之二,并在削口处括去一点薄皮。
②凤尾叶。从叶尖到叶的三分之二处,顺边削去2毫米宽,在削的中部括去一点薄皮。
③鸡尾叶。从叶尖到叶的三分之一处,顺边削去3毫米宽。
④螃蟹叶。由叶尖到根削去叶片宽的二分之一。
⑤盘龙叶。由叶尖到根削去叶片宽的五分之三,削得越多,弯曲越大。
⑥勾形花。削叶后的花苞,必露出花葶,由花苞下到“球根”上的花葶部位削去六分之一薄皮,即可长成勾形花。刀口削在正面,开花时花向前弯,削左向左弯,削右向右弯。
⑦绣球型矮花。由花葶到“球根”下,削去花蒂梗的五分之一,开花时只有6-7厘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