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飘雪,百花凋落,水仙花竞相开放,淡雅俊秀,妍静幽香,别称雪中花。
水仙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鳞茎肥大,广卵状球形,茎底生有许多白色肉质须根。叶从鳞茎内抽出,狭长带形,先端钝圆。花茎从叶中生出,稍高于叶。伞房花序,着花4-12朵。花有单瓣和重瓣之分,单瓣花有内外两层,中间的一层称作副冠,杯状,这是水仙花特有的。我国水仙花的副冠都是黄色,外面一层都是白色,平展像一只小盘。这些特有形态,一般称作“金盏银台”,香气较浓。重瓣花品种花心部分由副冠及雄蕊瓣分化而来,瓣形似漏斗或状如飞碟,黄白相间,十分雅致,叫做“玉玲珑”。
水仙花喜温暖湿润气候,富含有机质和水分充足的壤土,我国一般在东南沿海地区栽培较多,著名的品种有漳州水仙、崇明水仙和舟山水仙,以漳州水仙为最佳。漳州水仙一个鳞茎能开7-8支花,崇明水仙一个茎只开1支花。因为水仙花是3倍体植物,一般采用分球法繁殖鳞茎;近来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效率大大提高。
关于水仙,中外都有不少美丽的传说。在“水仙之乡”的漳州,有一对情人,男的叫金盏,女的叫百叶,他俩为寻找水源,爬上厂高入云霄的白鹤岭,岭下有一大湖,经过于辛万苦,他俩凿开了山路,把山水引到上南乡。就在这时候,金盏和百叶被水冲走,不见踪影。上南乡得到了清流灌溉,秧苗青青。一天,乡亲们在滚滚的水波上忽然发现两株鲜花,拿回家供养在盒里,注以清泉,培育成了水仙花。
另一个故事说,一位姓姚的老妇人,在寒夜里梦见观星落地,化作一丛水仙,香美非常,老人取而食之,醒来就生下一个美丽的女儿,聪慧过人,能工诗文。因此,水仙又叫“姚女花”;观星即女史星,水仙又叫“女史花”。诗人也把水仙美化成仙子一番模样:“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仙风道骨今谁有?淡扫峨眉篸(簪的意思)一枝。”
古代希腊神话说,有个美少年那喀索斯,孤傲自赏,许多女子对他钟情,都遭到了拒绝。有的因失恋悲痛而死。复仇女神决定给他惩罚。一次,他走到水边,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影子,以为是个漂亮的女郎,一见钟情,相思成疾,憔悴而死。死后化为美丽的水仙。
水仙属的其他花卉,产在欧洲中部和地中海沿岸。著名的有喇叭水仙、明星水仙、红口水仙和丁香水仙等。
春节,白瓷盘里一泓清水,配以一些雨花石,水仙花盛开,它仿佛超尘脱俗的仙子曼舞于水波之上,秀丽芬芳,使人陶醉。难怪有人誉它为“凌波仙子”了。
水仙花鳞茎含拉可丁等生物碱,有毒,可作外用药,花含芳香油0.20%-0.45%,可提炼香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