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话水仙(散文)
■高中梅
与水仙结缘有许多个年头了。水仙给我最初的印象,是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都把水仙花奉若上宾,请到台前。水仙花清雅幽香,却一点都不张狂,静静地为单调的冬天和年节的沉滞镀着光环。偶有闲暇的时候,一个人静静地坐下,面对水仙花,如同面对一个久未谋面却可以推心置腹,可以值得永远去珍惜的朋友,那样的自然亲和而永无隔阂。好像水仙花的丛叶和花朵中珍藏着美好的记忆和动人的故事,一段段地讲述给我听。
水仙花的祖籍在欧洲,本名叫“奈喀索斯”,典出古希腊神话中一位名叫“奈喀索斯”令女郎倾倒的帅哥。山林女神厄科热恋他,但奈喀索斯却表现很冷漠。一天,奈君到水池边俯身掬水,看到水中的自身影子竟是一个绝代佳人,他爱上“她”,但却可望而不可及,于是积恋成疾,跳入水中化为水仙花。至今,西欧人称水仙花为“恋影花”。
“岁寒三友”松竹梅让人喜爱,盈盈勃发的水仙花,丝毫不比它们逊色。历代不少文人墨客为这吉祥年花题诗作画。宋代大诗人黄庭坚就写下了“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的佳句。宋理学家朱熹《赋水仙花》描绘了水仙花的顽强与高洁:“隆冬凋百卉,江梅历孤芳。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纷敷翠羽帔,温艳白玉相。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清康熙皇帝也曾作诗吟咏水仙,其诗云:“冰雪为肌玉炼颜,亭亭玉立藐如仙;群花只在轩窗外,那得移来几案间。”道出了这位“万岁爷”对水仙花的爱慕之情。
我虽一介书生,对水仙花也是异常喜爱。养水仙的这些年,每天都坚持为水仙花更换一次水,让它保持清纯,让它香得纯正,香得久远,香得深邃而有韵致。这个简单的劳作,总能让我沉浸在一种幸福与满足之中,忘却了年节的劳累和烦躁,为生活和生命注入了力量。这报春的使者,这吉祥的年花,怎么不令人喜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