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尾岁首,天寒地冻,万木萧疏,百花凋谢。此时,置于案头、茶几上的水仙花翠绿光润,
蜡蕊素瓣。点缀着居室、书斋。那冰清玉洁、娟秀动人的风姿,如同凌波起舞,清幽醉人,
加之它那么多的美称雅号,更具神韵。
水仙是石蒜科多年生球茎类花卉,它的鲜茎生得颇像洋葱、大蒜,有句歇后语叫“水仙
不开花———装蒜”,你看它长得活像蒜头的鲜茎,它那蒜叶般的翠叶,不开花时,真有点
像蒜,故有“天葱”、“雅蒜”之美称。<p> 水仙花有单瓣、重瓣之分。单瓣水仙花瓣
色白,形如圆盘,花心副冠呈黄色,宛如酒盏,故称“酒盏卉”,又叫“金盏银台”。重瓣
水仙不见花心,花瓣卷皱,下面轻黄,上面淡白,花序错落有致,叶多,玲珑可爱,别名“
千叶花”,又称“玉玲珑”。
水仙的栽培在宋代盛极一时,水仙诗也始盛于宋,辛弃疾、黄庭坚、杨万里、朱熹等人
,都作有水仙诗词。水仙美称“水中仙子”,这大约来自朱熹的“水中仙子来何处,翠袖黄
冠白玉英”的诗句。它也有“凌波仙子”、“凌波客”之美称。如黄庭坚云:“凌波仙子生
尘袜,水上盈盈步微月”。水仙称“凌波仙子”,最贴切、形象。你看它,身着翡翠衣(叶
)、颈披雪白纱(花被)、头戴黄金冠(副冠),亭亭玉立于一泓清水之中,飘飘欲仙,不
是“凌波仙子”又是什么?诗人杨万里别出心裁,喻水仙为“江妃”。其诗云:“江妃虚却
蕊珠宫,一身冰雪舞东风”。宋人杨仲困写有一篇《水仙花赋》,此作乃仿曹植《洛神赋》
而成,一时传为美谈,后人把水仙同神话中的洛<p> 神联系在一起,誉水仙为“洛水女
神”。
水仙水中盆栽,婀娜动人,犹如娟娟美妇。前人曾将兰花与水仙视为伉俪(夫妇),故
水仙有“俪兰”之雅称,又因为花史上把水仙列为风雅之客,所以又叫它为“雅客”。
水仙还有“江梅”之称,意为水中之梅花。水仙花开放在风雪逞威的寒冬,显得弥足珍
贵。亦有人把它称为“雪中花”,这是因为水仙在严寒大雪之时,仍能含芳吐艳,我国古代
传说,水仙花是12花神之洛川女神,仙名“密妃”,掌司腊月之花。一向以清高淡雅,纯洁
飘逸著称。
水仙还有“姚女花”的别称。据说,古代有一姓姚的妇女,一个冬天夜晚,梦见观星陨
落,化为一株水仙,香艳非凡,她将花吃了,醒后怀孕生一女儿,美貌非凡,所以后人称水
仙为“姚女花”。观星又称女史星,所以水仙又称“英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