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 章 详 细 内 容 |
|
|
水仙雕刻后的养护方法 |
|
|
[分类:水仙花种植栽培养殖方法/水仙花种植养殖栽培方法][字号:18px/14px/12px][颜色:■■■■■■] |

| 水仙鳞茎球的雕刻,只是水仙造型的开始,大量的养护工作要继续进行。水仙盆景艺者都知道,水仙盆景是“三分刻,七分养护和造型”。由于养护方法和造型技艺的不同,可制作出千姿百态的水仙盆景。养护有浸泡、盖棉、定植、场所、换水、控温、光照、整形等过程。 浸泡 将雕刻好的鳞茎球切口向下,放入清洁的自来水中浸泡24小时左右,注意盆中水深要达10厘米以上。 盖棉 把浸泡后的鳞茎球用纱布或小毛刷将刀伤处渗出的黏液洗掉,以免黏液留在鳞茎球上影响观赏。其黏液有毒,操作完后一定要把手上的黏液洗掉,否则会影响人的健康。 再用脱脂棉把鳞茎球的刀伤处及根部盖好,能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并防止阳光直射到切口上,使伤口发黄,变黑而影响观赏。 定植 该盖好脱脂棉的鳞茎球,根据造型的需要,放入有一定深度(一般深4-8厘米)的盘、盆、碗中。一般把鳞茎球后壁平放在盘、盆、碗内,让叶片和根部翘起,以利于叶片、花梗形成一定的弯曲度。如果鳞茎球放不稳,可用小卵石、贝壳等外包脱脂棉后,放在鳞茎球下适当部位,便可起到固定作用。 如果雕刻的鳞茎球较少,只有2、3个,可放入较小的盘中。如果雕刻的鳞茎球较多,盖棉后放入深10厘米长40厘米左右的长方形盘中,注意根部都朝一个方向,把多个盖好棉的鳞茎球放入盘中。把多个雕刻好、盖棉的鳞茎球放入较大的盘中养护,比1个鳞茎球一盆既省地方又节约用水。如果只养1、2个鳞茎球,或有特殊造型要求的鳞茎球,可一盆(或碗)放1个鳞茎球。 场所 养水仙的地方应在朝南的阳台。笔者现介绍多年在楼房朝南阳台养水仙的情况,供爱好者参考。北京冬季最低温度有时达-15℃以下,阳台须封闭。在封阳台时,窗户上要留1、2个通风、换气的小窗户备用。如阳台既不生火也不通暖气,仅用单层玻璃,在最冷温度时温度是不理想的。应在窗户内加一层透明塑料薄膜。经上述处理的朝南阳台,在北京地区冬季养水仙就很好。 水养的第一周,鳞茎球应放在阳台下庇荫处,每天早晨把水浇到切口下即可,白天向鳞茎球喷清水2、3次,晚上把盆内的水倒在阳台地上,能增加空气湿度。倒盆内的水时,不要把鳞茎球从盆中拿出,因水仙根尚翠嫩,拿动易把根弄断,一旦弄断了根就不会再生。倒水时, 右手先把盆拿平,然后左手扶住根部,右手把盆的一侧抬高,水便从鳞茎球下部自然流出,用塑料大盘养水仙倒水时,也可借鉴这种做法。 从第二周起,把水仙根部向南置于阳台上光照充足处,每天阳光的照射时间应不少于4小时,白天全日照更好。在阳台养水仙,一定要测出阳台内、外的温差有多大,做到一听天气预报,就知应采取的措施,也就是说,水仙离阳台玻璃的距离应多远。 换水 养水仙一定要用清洁的自来水,最好早晨把自来水倒入桶中放置一天,待自来水中的化学物质挥发或沉淀后再用。自来水的温度和养护场所的温度接近,或略高1-2℃为好。 晚上把盆水倒掉,次日晨加新的自来水,每日向鳞茎球喷水2、3次,这种方法从水养的第一天起,一直到水仙花开放的几十天时间里天天进行。在农村养水仙,用未被污染的河水、井水、湖水都可以。 控温 养护场所温度的高低和水仙生长的快慢及开花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说,白天平均温度14℃左右,夜间最低温度4℃,并光照充足,不论是雕刻、还是不雕刻的水仙,叶片、花梗都较矮。 而根据雕刻的轻重不同,叶片、花梗则高低有别。一般讲,雕刻后第一周的温度应适当低些,有利于刻伤处的愈合和复壮;中期,即生长发育期的温度可适当高些,有利于叶片、花蕾的生长;后期,即开花期的温度也应低些,白天8℃左右,夜间3℃左右,有利于延长花期。 光照 雕刻后第一周,鳞茎球要蔽光;花蕾大多开放后,每天光照1-2小时即可;生长发育期光照一定要充足,每天须4个小时以上。若光照不足,叶片和花蕾发育不良,开花时花蕾难以破苞,后会逐渐干瘪。 整形 在水仙养护过程中,要利用叶片、花梗的趋光性和根的趋地性,把雕刻、盖棉的鳞茎球平放、斜放、倒置(鳞茎球底部凹陷处,经几十天缓慢转动,到开花时达到顶部,如“玉象驮花”就是这样培育的),按造型要求调整鳞茎球的向阳角度,在有轻有重雕刻的基础上,使叶片、花梗高低错落,疏密得当,达到造型的要求。
|
文章来源:漳州水仙花网 作者:漳州水仙花网 整理日期:2008-12-21 |
[文章浏览:7274][留言反馈][打印文章] |
|
|
|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漳州水仙花网 http://www.lhnyj.com
| |
|
|
|
|
|
|